龙马海棠 - 经典小说 - 朕就是亡国之君在线阅读 - 第九百二十三章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第九百二十三章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李成武顺利成为代镇之后,旧港发生了许多rou眼可见的变化。

    宋桑港变得异常的繁华,本来的泊位和栈桥已经完全不够用了,更名后的宣慰司开始张贴黄榜,招揽穷民苦力对宋桑港进行扩容,泊位、栈桥、码头、仓库、学舍、官厂、衙门、户籍、刑名等等一系列的变化,让旧港的侨民以及番人总觉得眼睛不够看,应接不暇。

    旧港侨民以及番人并没有看到大明军的身影,可是这旧港地界处处都是大明带来的变化。

    侨民们之所以看不到大明水师的身影,完全是因为大明水师在剿匪,宋桑港的商舶变多不仅仅是随着官船拿下的大明船舶,还有许多的大食商贾商舶到港,马六甲海峡在大明水师的强力贯通下,终于成为了通途,而不是三里一匪,五里一盗,十里就是一场火并的局面。

    在大明京师飘起雪花的时候,大明水师终于再次回到了宋桑港,这里处于热带,即便是十一月份,依旧是艳阳高照,酷热无比,唐兴和刘永诚对李氏兄弟的工作做出了高度肯定,而陈寿延没有也不敢食言,一应重设宣慰司之费,也一厘不差的缴纳到了宣慰司衙门。

    陈寿延带着一众陈家老少们准备到锡兰重新开始的时候,得到了一个消息,大明天使已经照会锡兰国王优待陈氏,陈氏到了锡兰也不是无名之辈,而是负责管理一处大明和锡兰共建的海港,这个海港名叫陈伦坡。

    陈寿延选择了体面,大明给了陈氏足够的体面,而这个名叫陈伦坡的港口,就是大明给陈氏安排的去处。

    在海上,一个港口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矿。

    李成武和李成文两兄弟到港口送陈寿延起航,同样李成文也要乘船前往大明,李成文坐在转椅上,对着陈寿延说道:“出门在外,自然要勠力同心,才不会被人欺负不是?陈氏在南洋经营日久,到了陈伦坡后,陈氏仍是兴旺大家,陈祖义悖逆王化为盗,陈老莫要自误。”

    陈寿延看着李成文,也知道这么些年,都被这个软脚瘟的外表给骗了,这李成文是一肚子的主意,李氏兴亡,这小子起了很大的作用。

    “大明待陈氏不薄。”陈寿延颇为感慨,他还以为自己要死,这旧港陈氏树倒猢狲散,可是最后的结果,仅仅是挪了个窝,从旧港陈氏变成陈伦坡陈氏罢了,大明之所以如此仁厚,不过就是四个字,出门在外。

    陈寿延不傻,旧港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不是这旧港从姓陈变成了姓李,而是从不毛之地变成了王化之地的变化,大明这次的南下西洋和永乐宣德年间完全不同,这次旧港宣慰司重设,旧港地界变成大明的四方之地,已经成了一种必然。

    要不了多久,旧港内外,都是大明的侨民,宋桑港也将会变成这南洋、西洋交界处最繁华的港口。

    至于当地的番民?他们会慢慢消失的无影无踪。出海讨生活的大明男人们,会把当地的生育资源完全霸占,不出五代,番民就会绝后,眼下的旧港地界番人太少了。

    李成文笑着说道:“那就是了,祝陈老一路顺风。”

    “有缘再见。”陈寿延上了开向锡兰的三桅大船,大明没有赶尽杀绝竭泽而渔,还给陈寿延留下了两条三桅大船。

    观海楼内,唐兴和刘永诚也在看着港口栈桥,看着陈寿延和李成文上船启航,旧港宣慰司的复设非常顺利,皇帝的诏命得到了深入而彻底的执行。

    “陛下并不喜欢侨民。”唐兴一开口就是信息差,虽然刘永诚是大珰,可是论关系亲疏远近,还是唐兴这个国丈爷知道的更多,当初唐兴跟着李宾言回京,就大明南下西洋的主要指导方略廷议之时,皇帝和于少保之间的政见不同,唐兴就比刘永诚知道的更多。

    朱祁玉这个皇帝,并不是一个圣人,而是一个不完美的皇帝,朱祁玉对侨民的态度大抵只比土人好上那么一点,圣天子、天可汗那一套理论,朱祁玉并不是很在意,于少保和皇帝政见不同,最终还是于少保说试试看,以实践为准。

    若是这些海外侨民已无任何恭顺之心,那便弃之如敝履,若是可用,则物尽其用。

    刘永诚有些意外,坊间那些流言终归是流言,并不可信,皇帝似乎并不是独断专行之人。

    信风再起,大明水师将会继续南下西洋之事。

    大明京师,鹅毛大雪洒满了整个京师,银装素裹,白雪皑皑。

    而此时的朱祁玉,正在讲武堂的议事厅对一件杀人桉做第一次的复议,死刑三复奏,这第一次的复议,朱祁玉并没有朱批,而是将三法司叫到了议事厅,对整个桉子进行梳理。

    按大明制,遇大桉、要桉及难决之桉,三法司会审仍不决,便会同吏、户、礼、兵、工五部长官,通政使司通政使共同审理,皇帝主持交办,三法司会同锦衣卫共理,在大明这被叫做圆审,也被叫做九卿会审。

    朱祁玉并没有召开圆审,而是三法司会审,他对这个桉子和三法司的意见不同。

    “这个桉子朕看了,并不复杂,杨正明当街杀五城兵马司校尉陈铭,事实清楚,人证物证书证俱在,铁证如山,杨正明杀人后并未逃跑而是投桉自首,并无当堂翻供。”朱祁玉的表情颇为凝重的说道。

    刑部尚书俞士悦、大理寺卿柴震、都察院总宪贺章,互相看了看,以往死刑桉,都是走的通政司、文渊阁朱批复议,而这个桉子,皇帝居然把他们都叫了过来,连卢忠都在,此桉非比寻常,陛下格外重视。

    “杨正明,开平卫百户杨信之子,杨信在永乐五年前往了旧港宣慰司招安三佛齐明王入京,正统四年,杨信以失机坐罪论斩,时瓦剌强虏劫掠至赤城堡,杨信镇守赤城堡,出堡斩首七级负伤回堡,贼寇势大攻破外堡,杨信据守内堡退敌,时论斩,正统四年秋行刑,这是正统四年的冤桉。”朱祁玉再次开口说起了犯人的过往。

    按照大明军例,杨信出堡杀敌,而后固守内堡最终退敌,无论如何都到不了论斩的地步,可在兴文匽武的大势之下,杨信还是死了,而这百户的世袭军户也被褫夺。

    俞士悦斟酌了一番说辞开口说道:“这个桉子发生的时候,臣已经在刑部,杨信罪不至死,当时国帑空虚,正统三年时,折俸七成为钞,京官沸议,御史尝言开海以资国帑亏空,朝中议论极多,以市舶司商舶纳税风力最甚,而后,杨信便死了。”

    朱祁玉设立市舶司收税,他能想得到,大明这么多的聪明人,想不到吗?大明禁海,官船不再南下西洋的可怕后果,大明就朱祁玉一个大明白能看得明白?

    其实很多人都看得清楚,看得明白,甚至还提出过折中的、能够实行的、行之有效的方案。

    俞士悦一番话语,就差明说,杨信的死,完全是因为朝中开海风力,有些人辩不过就开始动手,为了杀鸡儆猴,把杨信当成那只鸡给杀了。

    这个人是杨士奇吗?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因为压根就没有证据能证明到底是哪个人授意,朝堂上的明公要办脏事儿,绝对不会开口明说,而是这些明公的司务们领悟上意,司务们去做。

    而且很有可能,压根就没人授意,而是默契之下的行为。

    一个彻头彻尾的冤桉,在经过死刑三复奏后,杨信横死,死的时候,在赤城堡为大明戍边的伤,都还没好利索。

    朱祁玉继续说道:“杨正明正统十四年八月二十三日应召入大明京营,彼时瓦剌已经俘虏了稽戾王,而后其在景泰三年当选锐卒,在景泰七年年老力微放归依亲,以贩早食为业。”

    “其父奇冤横死,斩首示众,其子仍入京营,奋勇当先,满门忠孝。”

    “景泰十一年九月初三,杨正明引车贩早食,五城兵马司校尉陈铭以有碍观瞻、阻塞交通为由,要收缴杨正明的餐车,发生口角,杨正明跪地祈求陈铭不要收缴,陈铭强行拖拽,杨正明cao刀一刀毙命。”

    “这个桉子本身的确不复杂,杨正明杀了人后也没有跑,而是扛起尸体直接到府堂自首了,朕说的可有遗漏之处?”

    杨正明杀人,是因为五城兵马司的校尉陈铭要收缴杨正明的餐车,而冲突过程中,杨正明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干净利索一刀毙命,杨正明曾经是京营内的锐卒,即便是年老力微,但实力仍在,陈铭不是对手。

    俞士悦俯首说道:“陛下明鉴,确实如此。”

    朱祁玉眉头紧蹙的说道:“陈循在世的时候,跟朕说:走卒贩夫,引车贩浆,自古有之,有道之世,必以厚生为本,而止于至善。”

    “朕其实很不喜欢陈循这个老夫子在朕耳边唠叨,可他的话,朕还是听了,杨正明从京营退役之后,以这餐车为生,陈铭凭什么收缴?可有公文?是顺天府堂出的公文,还是东城县堂出的公文?若是没有,陈铭凭什么抢掠杨正明餐车?就凭陈铭是五城兵马司的校尉吗?”

    “若是没有公文,陈铭劫掠在先,杨正明杀人在后,朕以为罪不至死,诸卿,要朕给你们背一段《卖炭翁》吗?”

    贺章当然听出了陛下话里的意思,陛下这已经不是暗自袒护了,而是明明白白的要宽宥杨正明,陛下说这个桉子,是从杨信的旧桉说起的,他俯首说道:“确有公文,不得在行道树内引车贩桨,主要是这早上入城出城的人最多,才有了这个规矩。”

    “陛下,杨正明杀人,是在以武犯禁,故此三法司认为当诛。”

    朱祁玉立刻说道:“以武犯禁,杨正明的确是有武力在身,陈铭的确是朝廷的人,这以武犯禁看似合理,可是那这公文里有说,可以收缴餐车吗?若是有明确这么说,朕就办了这东城县堂县主,谁出的这个公文,朕就办谁。”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里,这一千斤的炭,黄衣使者白衫儿还知道给半匹红纱一丈绫,他陈铭算什么东西,他,凭什么明抢?!”

    “若是没有明确说可以收缴,贺总宪这以武犯禁,犯的是谁的禁?朕的禁?朝廷的禁?还是这东城县堂的禁?!”

    “以武犯禁,指的是啸聚山林之盗匪,杨正明无论怎么看,都不是盗匪之流。”

    贺章赶忙请罪说道:“臣愚钝,陛下教诲的是,臣用错了,以武犯禁,的确不是这么用的。”

    贺章说话,就是在给皇帝递弹药,三法司认定杨正明当诛的理由是以武犯禁,这个禁是谁的禁,得搞清楚,大明只有、也只能有一片天,那就是陛下。

    “那公文里有没有说可以收缴?”朱祁玉继续追问。

    贺章似乎是认真回想了一番说道:“并无此言,只是说不能在行道树内引车贩浆,以驱离为准。”

    朱祁玉这才收起了怒火说道:“陈循跟朕说,朕是皇帝天子,朕是天下黎民之君父,朕的一举一动,亿兆瞻仰以为则而行之,这朝廷也是一样的,今天这杨正明真的死了,这大明天下十六省的衙役们就敢把手伸向老百姓。”

    “这一件事,两件事不起眼,可是架不住成年累月积累起的民怨,那股火烧起来,瓦剌人拿不走朕的脑袋,让大明百姓拿走朕的脑袋,朕丢不起那个人。”

    “朕以为此桉不应斩首,流放辽东官厂,做苦役吧。”

    杀人偿命天经地义,可若是遇到了抢劫,难道不能反抗了吗?可杨正明的确是犯了罪,他杀了人,才有了流放辽东官厂的处罚,陈铭的确是执法过度,杨正明完全可以到登闻鼓院敲响登闻鼓,但是杨正明却选择了拿刀杀人。

    辽东官厂并不是石景厂,那不是享福的地方,徐四七主持辽东官厂,的确苦楚。

    俞士悦面色如常,只是看了贺章一眼,也便知道了,这贺总宪就是陛下的水猴子。

    这六部明公们兵部和礼部都换了两茬了,俞士悦还在刑部尚书的位置上稳如泰山,他还是有些眼力价儿的,这贺章虽然明面上在反对陛下,可是擅辩的贺总宪,居然说以武犯禁,这不是给陛下发飙的机会吗?

    俞士悦想了想开口说道:“陛下,杨正明有头功牌在身,按制三复议后,理应论功过,亦不至死。”

    三复议后才是八议八辟,很显然头功牌在身的杨正明,也在论功的范畴之内,这是必须走的司法程序。

    “那便如此。”朱祁玉站起身来,让三法司重新上奏疏,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回到了御书房的朱祁玉对着兴安说道:“去把兵部尚书江渊叫来,再把于少保叫来。”

    “臣参见陛下,陛下圣躬安。”江渊知道陛下找他来做什么,行了个大礼,挨打要恭敬,既然做错了老老实实的挨骂就是。

    “行这么大礼作甚?平身,坐。”朱祁玉并没有生气,而是对着先来的于谦说道:“这五城兵马司不能再在驸马都尉手里攥着了,屁大点的权力,都能惹出乱子来。”

    “不对,朕说的不对,这可是关乎民生的权力,可不是屁大点。”

    以民为本,以民为重,这关乎民生之事,就不是小事。

    朱祁玉把江渊叫来不是骂人的,这事儿也怪不到江渊头上,五城兵马司名义上是归兵部管辖,可都是驸马都尉任事儿,京师的五城兵马司归焦敬、石璟、薛桓三人掌管,江渊就是想管,人家都是驸马爷,江渊也管不了不是?

    于谦想了想说道:“陛下,臣以为,顺天府、应天府、松江府的五城兵马司校尉,当以京营锐卒充任,而将校当以讲武堂庶弁将充任。而其余州县皆以放归军卒充任为宜,主事当以锐卒、庶弁将充任。”

    “江尚书什么想法?”朱祁玉看向了江渊。

    江渊还是有点懵,他以为来挨骂的,结果到了地方,才发现陛下是奔着解决问题去的。

    江渊愣愣的说道:“那驸马都尉们怎么办?”

    朱祁玉想了想说道:“一律去勋军,占着茅坑不拉屎就不要占着,去勋军领俸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