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马海棠 - 耽美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4

分卷阅读54

    了出来,可以大大加快中国的电气化进程,但想想现在的中国连稀土矿都没人开发,胡卫东觉得此事还是暂缓吧,“从无到有建立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另外,油化工、煤化工等工业部门胡卫东其实也很想搞起来,但想想现在的条件,他还是无奈地暂时搁置了,转而利用当地资源,发展起了磷肥、钾肥等大大有益于民生的民用工业,至于军工,先将枪炮弹药的生产实现完全国产化再说吧。

早在占领巩县兵工厂的第一天,胡卫东就发现该厂的产品结构很不合理,不说别的,光是月产40000多发山炮、野炮等各式榴弹炮所用的钢炮弹(迫击炮弹的弹壳为铸铁),就需要占用多少人工、消耗多少金属和炸药?而巩县兵工厂却偏偏又不能生产发射这些炮弹的身管火炮(75mm、105mm和150mm三个口径。),这不是浪费吗?

当然,老蒋如此安排,或许是出于全国一盘棋的考虑,但一旦对日开战,散布在全国各地的多个兵工厂各自负责一部分产品的生产模式就会暴露出巨大的弊端,哪怕只有一个被日本人占据或是摧毁,都会令武器弹药的供应出现巨大缺口,而且短时间内无法找到替代者(所以老蒋开战前后将兵工厂都集中到gqìng去了,但运输的费用与路上的损失却着实不是一个小数目,比如广西的那个就毁掉了一半。)。而对只有这一个兵工厂的红八军团来说,这种产品结构就更cao蛋了,就拿105mm榴弹来说,红八军团现在一门105mm大炮都没有,每月生产14000发炮弹的产能根本就没有任何用处……

此外,巩县兵工厂的很多产品本身也存在问题,比如胡卫东居然在“新厂”的生产计划里看到了光气等几种毒气的名字。好吧,就当老蒋是未雨绸缪,这些毒气是准备用来对付日军而不是同胞的,但这些一战时期的毒气对于装备有防毒面具的日军来说,又能有多大作用呢?再说,以**的装备水平和弹药供给,与其浪费产能来生产毒气,还真不如全力生产常规的枪支弹药……

第六十二章结构调整

因此当天胡卫东便中止了这些无用项目的生产,让兵工厂集中生产迫击炮弹、手榴弹和枪弹,其中尤以枪弹为重中之重,而主要生产化学品的“新厂”则全力生产炸药雷汞等必需的军工原料。而令兵工厂上下意外的是,被要求以最快速度生产的,竟然是毛瑟手枪弹的生产线。原来,一方面是在大别山消灭了几千别动队后,红八军团二十响的装备数量已经超过了七千支,子弹的需要量自然进一步增加;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吴运铎通过数十天来的反复思考和数以百计的试验,终于成功地将原本9mm口径的边区造“冲锋枪”改为7.63mm,而可以使用在中国更为常见的毛瑟手枪弹,并在不增加造价和工时的前提下,顺便在几处细节上进行了改良(比如弹匣的位置改了,这样就不会因为顺手抓住弹匣导致射击时卡壳……),使其无论在精度上还是在可靠性上都有所提高,最难得的是,新枪型可以使用二十响盒子炮的弹匣(注1),这对减轻后勤压力无疑大有裨益,冲锋枪可是子弹大户,“边区造”冲锋枪的生产难度又低得令人发指……

说起来也是万幸,巩县兵工厂大概是国内兵工厂中枪弹质量最好的一家了,早在十年前驳壳枪还没出现连发型号的时候,该厂就已经改造出了使用毛瑟手枪弹的冲锋枪“花机关”,由此也可以看出巩县兵工厂生产的毛瑟手枪弹质量之优异,要知道国内虽然稍大一点的兵工厂都能生产毛瑟手枪弹,但用于连发的二十响或者冲锋枪的话(特别是不同厂家生产的枪械与弹药之间更是很难兼容,哪怕型号口径是一致的。),却是很容易卡壳的。若非巩县兵工厂有这个技术基础,胡卫东的改造计划可就是空中楼阁了……

而7.92mm毛瑟步机枪弹的生产线却全都暂时停产进行技改,原来为了降低成本和节约铜铅,胡卫东打算效仿历史上新中**工系统的经验,以钢芯弹取代普通枪弹、以覆铜钢取代铜质弹壳。由于胡卫东对此技术十分了解,在他的指导下,巩县兵工厂只花了三个多月时间,就全面完成了所有步机枪弹和非迫击炮弹生产线的技改,从而大大节约了成本,产量也因此大幅增加。

另外,包括像中正式步枪这样的抗战名枪在内的几乎所有枪械也都被胡卫东下令停产,因为这些枪械工艺繁琐,与历史上后来的那些大量使用冲压技术生产出来的新式枪械相比,成本要高得多,而性能却反而差了一截(二战最好的机枪MG42的成本仅有马克沁重机枪的四分之一,而且轻便且威力更大。),还不如等到物美价廉的新式枪械研发成功后再重启枪械的生产……

在胡卫东的亲自领导下,巩县兵工厂产品结构的调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次年该厂全年生产各种子弹2亿多发、手榴弹二十多万颗、爆破筒3万余支、迫击炮弹2万余发、75mm炮弹1万多发、被取名为二四(民国二十四年)式半自动步枪的56式半自动步枪近3万支、最终定型的二四式冲锋枪(改成7.63mm口径的“边区造”冲锋枪)5万多支、地雷10万多颗、枪榴筒1万多具、枪榴弹十万余发……

其中身管火炮炮弹的产量锐减将近八成,这一方面是因为红八军团暂时没那么大的需求,要节约人力和材料优先生产子弹,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胡卫东对巩县兵工厂所产的炮弹进行了一番改进,因此生产线自然也得跟着调整,前后花掉了大半年的时间,产量自然大受影响。所谓的改进除了使用覆铜钢替代黄铜作为炮弹弹壳的材料以降低成本之外,炮弹的形态也进行了优化,其实也就是将炮弹尾部做成凹形,即弹药学术语中的“底凹”,这种弹形能在基本不影响火炮精度的前提下明显降低炮弹飞行过程中的涡流阻力,从而增加火炮的射程,尤其是敌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往往会以原先的射程来进行防范,红军就很可能占到出其不意的便宜……

身为后世顶尖的弹药专家,胡卫东对于增程效果更好的底排、火箭助推、枣核型炮弹设计及其全膛弹改型等效果更加明显的增程技术也都了如指掌,真想搞也未必搞不出来,但考虑到那些技术都会严重影响精度与炮弹杀伤力(增程效果越明显,副作用也就越大。),现在还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红军根本用不起,胡卫东就只好暂时放弃了……

巩县兵工厂的脱胎换骨令以毛毅可为代表的原兵工厂技术骨干们心悦诚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