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马海棠 - 耽美小说 - 穿成男配的爸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9

分卷阅读29

    百货市场卖的是瑕疵品,瑕疵品不用票。所以他买了4张席子、6套床单被套、还有棉袜、拖鞋等东西。所谓的瑕疵是,比如草席边没有包好、比如床单被套有其他的杂色。

铺好草席之后,他用旧衣服当擦布,用热水擦了一遍,顺便把窗户,地上,角角落落都擦了一遍。还是那个房间,但是他觉得干净多了。接下来他把旧桌子和旧衣柜也搬到二老的房间里,二老的房间有两张床、两个衣柜、两张桌子了。

按照剧情,等到59年初的时候,李爱中夫妻就要回来了,还有2岁的儿子一起,到时候让他们夫妻住二老的房间。

再回到自己的房间,20平方宽的房间里,只有一张现代气息的床和一辆28寸的自行车。其实这土胚房的房间造的不小,按照李大牛以前的算计,是特意造大房间的,以后有了孙子孙女可以再摆一张床。

整理好房间,顾希去李成途的房间看了一下,小孩露出了肚皮正在午睡。这几天rou还没有补回来,但是脸色好了很多。

“成途……成途……”他叫了几声,小孩马上就醒了。他揉了揉眼睛,“爸爸。”

“爸爸去村长家,待会儿就回来,你睡觉的时候门往里面上锁。”

“嗯,我知道了。”

顾希拎着一个篮子去的村长家,里面有一小碗的野鸡汤、还有两斤白酒。

村长已经吃好饭了,正在院子里休息,看到顾希来了,忙道:“爱国你回来了,我也正要找你呢。”

“阿伯,我昨天从上海回来的。”顾希说着,把篮子给村长媳妇,“婶子,一点心意,这酒是上海买来的,也不知道好不好喝。”

“爱国你真是客气。”村长媳妇看了一下,竟然有白酒还有一碗鸡汤,虽然是小碗,但是满满的,一看就有五六块的rou,心里就更加满意了。

作者闲话:

老公说:把我的聘礼带走了,还不嫁给我。

PS:今天发枝枝,求枝枝哟。

第22章杨二丫老师

“你这孩子,浪费这个钱干什么。”李村长虽然这么说,但男人好酒,小辈送来,他还是觉得有面子。“爱国啊,这个李家村小学重开的事情县政府已经同意了。因为学校刚刚开始,这校长也没有,所以我的意思是,你负责一下学校总的事情,给你一个月十五块钱工资加一斤rou票20斤供应粮,县政府也是同意的,你看怎么样?”

“我听村长的,没有问题。”

村长满意的点点头:“然后就是老师的问题,你之前说的小学生也可以,我有个侄女,只念到小学4年纪,你看可以吗?”

“教学前班、一年级、二年级的话,倒是也可以,我来教三年级、四年级和五年级。”顾希道。

“对,就是这个意思。”李村长道,“那我待会儿就发通知了,然后广播告诉大家。我侄女的话8月31日就过来,然后跟你认识一下,她不懂的地方你给教一教。”

“行,没问题。”

其实村子里小学毕业的不是没有,为什么李村长要找一个小学四年级的,那是因为是他侄女。人都是有私心的,从顾希说小学毕业的也可以开始,他就想到了他的侄女。

从村长家出来,顾希又拐去了李木匠家一趟,询问做弓箭的事情。李木匠收了他的两斤白酒,满口答应了,因为弓箭是小件,所以他答应先做顾希的弓箭。

顾希回到家,让444提供种黄瓜和冬瓜的步骤,然后准备下地了。

6-8月种植的黄瓜是属于夏秋植的黄瓜,这个时候种下,到十月中旬开始就可以吃了。顾希钟意种黄瓜最根本的原因,是这东西好种植,丰收快。

余下有10平方的地,按照种植黄瓜的密度,可以种植62颗。对顾希这种数据男来说,什么都讲究准确,所以444提供了怎么样的步骤,他就怎么种植。

种好黄瓜就是冬瓜。

这个季节种的冬瓜是秋植冬瓜。顾希怎么都忘不了,每年清明回老家扫墓的时候,臭冬瓜的那种味道,臭的发香,倒一点点麻油,他真是喜欢极了。但是回到城里,再高级的酒店,也没有农村人做的臭冬瓜的香味。(臭冬瓜:一种地方小菜,冬瓜腌制后加上麻油凉拌。跟臭豆腐一样有一种奇怪的香味,所以叫臭冬瓜。)

8月底种的冬瓜,到11月低或12月出就可以丰收,按照密度,10平分的地种了20棵冬瓜。

顾希在地里挥洒汗水的时候,444又给他拍了一张照片,人物又PS称顾希的本人相貌,然后发到了朋友圈。

444朋友圈:【照片】勤劳的宿主最迷人了!

于是,444的朋友圈又被轰炸了。

小成途起来的时候,看到顾希在种蔬菜,他就坐到柴房旁,开始切猪草。双蛋兄弟今天割的三箩筐猪草还没有切,今天的猪草是用来明天喂猪的。

因菜地就在柴房旁,小成途看着自己的爸爸,心里美滋滋的。

快到晚饭的时候,李爱华媳妇来了,把顾希的4件灰色棉T都做好了。

“二嫂,你速度可真快。”本来说好两件的,结果四件都好了。他不知道的是,李爱华媳妇昨天晚上连夜把衣服裁好了,所以今天缝线才这么快。

“二嫂想着你可能等着要穿,就先加把劲,给你赶出来了。”李爱华媳妇道。这话也间接的说了,她的确是做的挺累的。

顾希笑了笑,没有继续这个话题。

父子两人的晚饭是白米饭,菜是野鸡汤和炒青菜。不过顾希吃饭前,给李奶奶送了满满的一小碗去。这年头的人送菜都是一小碗一小碗的送的,回来的时候,带来了三条内裤。

吃好晚饭,顾希看着越来越少的粮食,再联想因为大跃进运动而造成的三年饥荒……头疼。“儿子,咱们去石磨磨粉。”

“哎。”

这个年代的村子里基本都是有石磨的,放在固定的一个地方,是村里的财产,家家户户都可以去磨。村民们分到粮食,比如有小麦、高粱等都会去磨粉。

而这样摸出来的小麦粉是属于粗粮,带有小麦的外皮和中间部分。张二翠买的面粉,就是小麦去了皮的中间部分,是属于精细面粉。

其实在现代,粗粮很受大家的喜欢,但是在那个年代,家家户户都吃这个。且粗粮有些干、有些硬邦邦的。

20斤的小麦磨粉后只剩了18斤,这18斤还包括了小麦的外皮。但石磨没有去外皮的功能,所以只能到这一步了。这种算是全麦的粉,颜色不怎么好看,还带点灰黑色。

接下来是玉米磨粉,50斤的玉米粒,磨成粉有45斤,虽然也有玉米皮,但是比小麦粗粮粉精细些。

接下来是高粱,磨出了27斤高粱粉。